高温下热射病防治是关键 专家:应特别关注独居老人

  发布时间:2025-10-10 00:26:24   作者:玩站小弟   我要评论
高温下热射病防治是关键 专家:应特别关注独居老人2024-07-09 20:04:23 来源:中国新闻网 作 。

高温下热射病防治是高温关键关键 专家:应特别关注独居老人

2024-07-09 20:04:23 来源:中国新闻网 作者:曹淼欣 责任编辑:曹淼欣 2024年07月09日 20:04 来源: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:

视频:专家提醒:这几类人要格外当心热射病来源:中国新闻网

  中新网杭州7月9日电(张煜欢)近期,江浙沪皖一带高温持续,下热浙江多地最高温逼近40℃。射病台州市某某过滤器制造教育中心高温天下易中暑,防治各地医院热射病患者数量有所上升,专家注独其中不少是应特“不舍得开空调”的老年人。专家提醒,别关要特别关注独居的居老老年人,提前做好防暑降温的高温关键工作,如老人出现不适症状,下热应尽快送医就诊。射病台州市某某过滤器制造教育中心

医护人员抢救热射病患者。防治浙江省中医院供图

  连日来,专家注独浙江省中医院湖滨院区急诊科都会接诊数名热射病患者。应特浙江省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徐华介绍,别关热射病就是重症中暑,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,产热大于散热,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,超过40℃,伴有皮肤灼热、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急性热致疾病,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,死亡率高达50%。

  民众应如何区分普通中暑和热射病?徐华称,先兆中暑与轻症中暑的主要症状是口渴、食欲不振、头痛、头昏、多汗等,重症中暑则包括热痉挛、热衰竭和热射病,其中热衰竭的症状包括大量出汗、极度口渴、恶心呕吐以及体温升高等,此外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脱水症状,如心动过速、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。热衰竭也被视为热痉挛和热射病之间的中间过程,如果针对热衰竭的治疗不及时,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热射病。

  此外在发病类型上,热射病属于一种致命性急症,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,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: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。

  浙江省中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徐素美提醒,夏季需特别关注独居的老年人。“由于老年人不喜欢开空调,当环境温度、湿度特别高时,他们更容易中暑。子女应尽力帮老人提前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,在家中备足清凉饮料,并准备一些防暑降温的药物。同时,劝说老年人减少外出活动。如老人出现不适症状,应尽快送医就诊,确保老年人在炎热的天气中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照顾。”

  此外,作为热射病发病的高危人群,户外工作者也应注意避免长时间高温下作业,及时补水、补液。如出现身体不适,应转移到阴凉处,降低体温,严重者要立即就医。

  从中医角度来看,普通民众应遵循“春夏养阳”的养生原则。夏季阳气易外泄,要做到“少动多静”,每天应规律作息、劳逸结合。可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、太极拳等运动,切忌运动后大汗淋漓,容易耗气伤津,尤忌在烈日下运动。

  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、气血生化之源,夏季人们在饮食上可多选清热利水、健脾祛湿的食材,如荷叶、冬瓜、苦瓜、绿豆、赤小豆、白扁豆、薏苡仁、茯苓等。此外还应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急躁情绪,必要时可通过静坐来舒缓身心,调整状态。(完)

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·生活频道

相关文章

  • 别吹天赋了,学霸都靠小习惯

    我发现逢年过节,亲戚们最爱干的事,不是抢饺子里的硬币,而是盯着孩子上下打量,然后随口甩出一句:“这孩子,将来准是学霸。”语气笃定得像刚从教育部开完会,手里还攥着官方批文。家长们听着嘴角一扬,心里却一紧
    2025-10-10
  • 代表28国,中方:立即、无条件、彻底取消!

      中方敦促西方国家取消单边强制措施  当地时间10月3日,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会议上,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就单边强制措施代表28个观点相近国家作共同发言。  傅聪大使指出,当前,单边
    2025-10-10
  • 日本福岛县近海发生4.9级地震

      当地时间7日9时30分左右,日本福岛县近海发生里氏4.9级地震,震源深度50千米。总台记者 林博翰)
    2025-10-10
  • 湖南邵阳市邵东市(塌陷)发生2.0级地震

     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:10月04日04时29分在湖南邵阳市邵东市塌陷)北纬27.30度,东经111.67度)发生2.0级地震。
    2025-10-10
  • 市学生艺术团!晋元高级中学舞蹈团2025年招新,面向4

    来源:上海市科艺中心上海市学生艺术团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舞蹈团2025年招生啦!本次招新面向本市4~7年级在读学生,10月5日截止报名,感兴趣的同学赶紧关注吧!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作为首批艺术“一条龙”舞
    2025-10-10
  • 家长有这3个习惯,容易把孩子养得内驱力全无

    过多的包办,会让孩子失去主动做事的责任心。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。哪怕是家长,生活中也会有那么几个瞬间想“摆烂”:碗筷等会儿再洗吧,工作拖到要通宵,减肥计划一拖再拖……放在小孩子身上,这种现象
    2025-10-10

最新评论

hgtkbf.com